复杂性科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哲学境界

被引:17
作者
武杰
孙雅琪
机构
[1] 太原科技大学中国系统哲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复杂性科学; 学科特征; 哲学境界; 深层生成论;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17.07.022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不仅拓展了科学研究的疆域,也为我们增添了理解自然和理解社会的新理念。所以,站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立场,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思路,可以归纳出复杂性科学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具有学科互涉和融贯思维的研究路径,标志着一种新的科学范式的形成。由此也折射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深层生成论"。这种新的哲学境界,具体表现为本体论信念的变革、认识论取向的转变和方法论特色的凸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数据时代.[M].迈耶-舍恩伯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  
复杂性科学研究.[M].苗东升.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978-7-5068-3122-2
[3]  
深层生成论.[M].鲁品越; 著.人民出版社.2011,
[4]  
涌现:从混沌到有序.[M].(美)约翰·霍兰(JohnHolland)著;陈禹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5,
[6]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7]   复杂性范式:一种新的科学世界观 [J].
黄欣荣 .
系统科学学报, 2013, 21 (02) :17-20
[8]   孤子的实在特性与哲学意蕴 [J].
李梅 ;
梅素珍 .
系统科学学报, 2008, (02) :40-44
[9]   系统工程的回顾与展望 [J].
许国志 ;
顾基发 ;
经士仁 ;
范文涛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0, (06)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