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物化”思想论析

被引:8
|
作者
王向清
周蓉
机构
[1] 湘潭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庄子》; 物化; 气; 心斋; 相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23.5 [庄子(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物化"这一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庄子》"一体流变"的宇宙观。"物化"即万物以一气之体,异形相禅,互相转化。《庄子》中所描述的庄周"梦化为蝶"、滑介叔"左肘生柳"、"真人"以及"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等诸种神人,其实不过是"物化"之人而已。一旦人实现了"物化",即"无所于忤"、"无所于逆",无所不适,而无所不游。"物化"可分为"死生气化"与"体道悟化",实现途径是物之自化。"物化"之于人的意义,是人能体察天道大化而"成纯助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气”概念几个层次意义的分殊
    李存山
    [J]. 哲学研究, 2006, (09) : 34 - 41+128
  • [2] 庄子集释[M]. 中华书局 , (清) 郭庆藩, 2012
  • [3] 道家思想的新研究[M].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日) 池田知久, 2009
  • [4] 庄子〓斋口义校注[M]. 中华书局 , (宋)林希逸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