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48
作者
曾维华 [1 ]
杨月梅 [1 ]
陈荣昌 [2 ]
李菲菲 [3 ]
机构
[1]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3] 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 环境承载力利用强度; 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X820.3 [环境影响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环境承载力分析是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之一。对环境承载力的合理分析,能够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准确地评估区域规划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在环境承载力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定的指标体系,结合发展变量与限制变量之间关系的描述,研究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利用强度,由此提出了一种更为直观的环境综合承载力量化方法——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并将其应用到广州市南沙国际汽车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为该规划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该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区域规划对环境的影响,为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承载力研究 [J].
赵玉强 ;
张丽君 ;
宋海宇 ;
王世吴 .
环境保护科学, 2005, (02) :61-63
[2]   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J].
王俭 ;
孙铁珩 ;
李培军 ;
李法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4) :768-772
[3]   徐州市区域承载力实证研究 [J].
潘东旭 ;
冯本超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3, (05) :130-134
[4]   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 [J].
毛汉英 ;
余丹林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4) :549-555
[5]   陕西关中地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J].
蒋晓辉 ;
黄强 ;
惠泱河 ;
薛小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3) :312-317
[6]   郑州市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研究 [J].
陈传美 ;
郑垂勇 ;
马彩霞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56-59
[7]   区域环境承载力在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J].
冉圣宏 ;
薛纪渝 ;
王华东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S1) :84-88
[8]   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度量及其应用 [J].
洪阳 ;
叶文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8, (03) :57-61
[9]   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及其定量化初步研究 [J].
唐剑武 ;
叶文虎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03) :36-39
[10]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阈限分析 [J].
高彦春 ;
刘昌明 .
水利学报, 1997, (08) :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