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及其应对

被引:11
作者
杨文华
机构
[1]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网络; 文化; 意识形态领导权; 渗透; 反渗透;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0.11.019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游戏主义的滋生与网络游戏的流行有关。新自由主义在网络文化的喧嚣中被放大。技术主义源自于对信息技术的崇拜。全球主义借助全球网络化而泛滥。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下,这些非主流或反主流的网络文化渐渐汇聚成流,表达情绪、传播观点,一点一滴地改变着网络意识,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分进合围。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根本的是要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冲突中的自卫能力,这就要求它集中网络智慧,转向网络话语,关注网络心理,改进网络创作方式、包装方式和扩散方式,强化自身的渗透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4+61 +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个体主义.[M].(法)路易·迪蒙(LouisDumont)著;谷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网络社会的崛起.[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4]  
人:游戏者.[M].(荷)胡伊青加(JohanHuizinga)著;成穷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5]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