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

被引:48
|
作者
周伟 [1 ]
唐川 [1 ]
周春花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四川省气象台
关键词
泥石流; 激发雨强; 形成机理; 汶川地震;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2.05.016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利用搜集的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暴发前后的降雨过程资料,分析了泥石流的激发雨量过程,获得了汶川震区的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以期为泥石流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激发雨型可分为快速激发型、中速激发型和慢速激发型3类,其差异主要体现在降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方面。不同激发雨型下的泥石流形成过程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松散土体饱和过程。雨型的差异(降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使得土体饱和产生超渗产流的时间出现差异,进而使得泥石流暴发的时间存在差异。激发雨强跟激发雨型存在一定的关系,激发雨强最大者为中速激发雨型,其次是慢速激发雨型,最小者为快速激发雨型。与地震之前相比,地震后的泥石流暴发时的累积雨量和临界雨量都有所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650 / 6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模拟降雨条件下含砾石土壤的坡面产流和入渗特征
    毛天旭
    朱元骏
    邵明安
    吴冰
    [J]. 土壤通报, 2011, 42 (05) : 1214 - 1218
  • [2] 四川省都江堰龙池8·13麻柳沟泥石流灾害特征
    亓星
    余斌
    马煜
    吴雨夫
    张健楠
    [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1, 22 (01) : 17 - 21+139
  • [3] 汶川震区映秀镇“8·14”特大泥石流灾害调查
    唐川
    李为乐
    丁军
    黄翔超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 36 (01) : 172 - 180
  • [4] 汶川地震后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灾害调查研究
    余斌
    马煜
    吴雨夫
    [J].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6) : 827 - 836
  • [5] 含砾石土壤降雨入渗过程模拟
    朱元骏
    邵明安
    [J].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6) : 779 - 787
  • [6] 汶川地震区暴雨滑坡泥石流活动趋势预测
    唐川
    [J]. 山地学报, 2010, 28 (03) : 341 - 349
  • [7] 土壤入渗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及土壤转换函数
    刘继龙
    马孝义
    张振华
    [J].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2) : 214 - 221
  • [8] 基于雨量(强)条件的泥石流预测预报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
    倪化勇
    王德伟
    [J]. 灾害学, 2010, 25 (01) : 124 - 128
  • [9] 前期土壤含水量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特性的影响
    张向炎
    史学正
    于东升
    王洪杰
    刘振波
    张文太
    [J].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1) : 23 - 29
  • [10]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谢洪
    钟敦伦
    矫震
    张金山
    [J]. 山地学报, 2009, 27 (04) : 501 -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