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法院的司法路线——以国家权力下沉为切入点

被引:14
|
作者
郑智航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民法院; 权力下沉; 群众路线; 压制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中国成立必须完成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国家权力下沉,将国家权力延伸到基层社会。以国家为主导的纠纷解决机制既是实现国家权力下沉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权力下沉的客观要求。人民法院要在基层社会始终在场,实现一种所谓的身体治理。然而,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与基层民众的具体诉求并不能始终保持一致,特别是人民法院的组织化极有可能带来自身的官僚化。为了克服这种情形的发生,人民法院在司法过程中采取了群众路线。在具体的群众路线运用过程中,人民法院以"阶级出身"为纠纷解决的标准,追求一种"广场化"的司法效应,从而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纠纷解决机制朝向一种压制型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纠纷解决与国家权力构成——豫南宋庄村调查[J]. 陈柏峰.民间法. 2009(00)
  • [2] 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
    徐勇
    [J]. 学习与探索, 2006, (06) : 50 - 58
  • [3] 抗争性政治[M]. 人民出版社 , 于建嵘, 2010
  • [4] 法的历程[M]. 人民出版社 , 张培田, 2007
  • [5] 官僚制[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英)戴维·毕瑟姆(DavidBeetham)著, 2005
  • [6] 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卫东, 2005
  • [7] 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龙主编, 2004
  • [8] 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M]. 上海书店出版社 , 黄宗智著, 2003
  • [9] 董必武法学文集[M]. 法律出版社[董必武著], 2001
  • [10]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张文显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