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团的发育、纠纷调解与群体性上访

被引:20
|
作者
刘明兴 [1 ]
刘永东 [2 ]
陶郁 [3 ]
陶然 [4 ]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研究所
[2]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农业经济系
[3] 英国牛津大学政治学系
[4]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社团; 群体性上访; 纠纷调解;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0.06.008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在总结中国农村社团和群体性抗争活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随机抽样数据的定量分析,描述了民间社团在中国农村的发育情况,重点讨论了具备两个性质的"农村半独立社团"。第一,社团的实际负责人不是政府官员或村干部;第二,社团的重大决策不需经由基层政府或村干部批准。实证研究发现,当这些"半独立的社团"具备了社会纠纷调解职能时,就可以有效地削减村庄的大规模群体性上访,而由官方控制的负责治保或民调类的社团却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文章结合实地调查的经验,对该实证发现的现实机理及其政策含义进行了多方面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200+245 +245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