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

被引:17
作者
陈国兴 [1 ,2 ]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2] 山东轻工业学院外语学院
关键词
《论语》; 安乐哲; 翻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315.9 [翻译];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安乐哲教授的《论语》翻译(与罗思文合作)过程实际上是把《论语》作为一种介质进行的中西哲学的对话:通过对中西哲学的对比、融通,他努力从中国文化自身的传统出发,谋求对孔子思想做出新的阐释,以揭除长期以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对孔子思想本来面目的遮蔽,并借此证明孔子思想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反思重构价值,为批判和改造西方文化传统的缺陷提供智源。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3+157 +15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儒家学说与社会进步——美国的“东方化” [J].
安乐哲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 (06) :9-13+17
[2]  
跨文化对话[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乐黛云,(法)李比雄主编, 2006
[3]  
通过孔子而思[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郝大维(DavidL.Hall),(美)安乐哲(RogerT.Ames)著, 2005
[4]  
《论语》的哲学诠释[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安乐哲,罗思文著, 2003
[5]  
中庸[M]. 九州出版社 , , 2001
[6]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乐黛云等著, 1998
[7]  
英汉大词典[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陆谷孙 主编, 1991
[8]  
西方哲学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全增嘏 主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