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以《民法总则》区分规定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为背景

被引:1
作者
时怡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隐私权; 个人信息权; 分级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总则》出台,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被确立为两项具体人格权。在广泛的时代背景、比较法经验和现实需求下,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的区分规定是必然的。这两项权利各有侧重,从而全面保护自然人的个人信息。但现阶段,个人信息的保护仍有完善空间,个人应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社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国家则应在法律层面明确个人信息的内涵和外延并对其进行分级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个人信息权确立的双重价值——兼评《民法总则》第111条 [J].
郝思洋 .
河北法学, 2017, 35 (10) :128-139
[2]   论我国《民法总则》的颁行与民法典人格权编的设立 [J].
王利明 .
政治与法律, 2017, (08) :2-11
[3]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权的研究——兼评《民法总则》第111条 [J].
金新强 ;
卢瑾 .
西部金融, 2017, (04) :32-35
[4]   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权的私法属性 [J].
张里安 ;
韩旭至 .
法学论坛, 2016, 31 (03) :119-129
[5]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15, (03) :38-59
[6]  
民法总则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 2012
[7]   个人信息:法益抑或民事权利——对《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的“个人信息”之解读 [J].
杨立新 .
法学论坛, 2018, 33 (01) :34-45
[9]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J].
史卫民 .
情报杂志, 2013, (12) :155-15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