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休克家兔脑区、脑脊液、血浆中脑啡肽含量的改变及纳洛酮的抗休克作用

被引:6
作者
王正洪
邱喜盛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进修教师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亮脑啡肽; 放射免疫分析; 纳洛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工作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家兔上进行。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阻断血流方法建立内毒紫休克的实验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休克前后脑区、脑脊液及血浆中脑啡肽含量的变化,并观察了脑室或静脉注射纳洛酮的抗休克效应。结果如下:1.休克时,下丘脑、延脑、桥脑的亮脑啡肽含量显著升高,中脑无明显变化、丘脑、纹状体下降。脑脊液和血浆中亮脑啡肽明显增加。外周静脉血与肾静脉血中无显著差别。2.侧脑室或静脉注射纳洛酮,均可使休克动物的血压回升,延长存活时间。脑室注射的升压数值略大,维持升压时间也较长。实验结果提示:脑啡肽参与内毒素休克过程。断阿片样物质的作用,可能是治疗内毒素休克的一个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91 / 4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去甲肾上腺素对豚鼠回肠纵肌标本中脑啡肽能神经抑制效应的加强作用 [J].
王正洪 ;
范谨之 ;
王复周 .
生理学报, 1984, (02) :124-132
[2]   人血浆亮脑啡肽样物质放射免疫测定法及其临床初步应用 [J].
邱喜盛 ;
符荣根 ;
叶明皓 ;
李迪元 ;
陆以信 ;
赵光胜 .
生理学报, 1983, (03) :335-339
[3]   内啡肽在心血管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J].
姚泰 ;
林树新 ;
李鹏 .
生理科学进展, 1983, (01) :25-30
[4]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在出血性和中毒性休克中的作用 [J].
汤健 ;
张复 ;
孙兵 ;
邵作慧 ;
韩济生 .
生理学报, 1981, (04) :373-378
[5]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与心血管活动 [J].
张复 ;
汤健 .
生理科学进展, 1980, (04) :36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