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视角下个人信息的公共性及其实现

被引:84
作者
胡凌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功能; 流动性; 基础设施; 公共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随着现有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完善,相关研究需要转换思路,在三个维度加强制度性分析。首先,深化讨论个人信息的公共性面向,需要以某种制度安排更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功能,而非实现单纯的私人利益秩序。其次,这些功能不仅反映在个人信息的处理过程中,也反映在个人信息的生产和创制过程中,由此有必要将个人信息生产同更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变化背景结合起来进行理解。第三,在方法论上超越场景化路径,采用功能视角进行分析。我们要看到个人信息的使用需要满足和解决数字市场和数字社会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确保数字要素有序流动,市场秩序安全稳定。个人信息的公共性体现为数字市场和社会中的认证、连接和声誉功能。这一视角不仅涵盖狭义上承担公共职能的机构生产的政务数据的开放问题,也从整个互联网有效生产和运行的角度追问,当信息技术塑造了新型数字市场和社会时,使其有效运转的公共信息机制是什么。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8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论数字音乐版权独家交易的法律规制 [J].
徐聪颖 .
知识产权, 2021, (07) :50-60
[2]   理解技术规制的一般模式:以脑机接口为例 [J].
胡凌 .
东方法学, 2021, (04) :38-48
[3]   政府数据开放中数据收益权制度的建构 [J].
商希雪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1, 24 (04) :59-72
[4]   常态化数字抗疫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 [J].
唐林垚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2021, (04) :240-250
[5]   数据权利:范式统合与规范分殊 [J].
许可 .
政法论坛, 2021, 39 (04) :86-96
[6]   互联网屏蔽行为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 [J].
陈兵 .
法学, 2021, (06) :123-142
[7]   平台监管的新公用事业理论 [J].
高薇 .
法学研究, 2021, 43 (03) :84-100
[8]   健康码、数字身份与认证基础设施的兴起 [J].
胡凌 .
中国法律评论, 2021, (02) :102-110
[9]   刷脸:身份制度、个人信息与法律规制 [J].
胡凌 .
法学家, 2021, (02) :41-55+192
[10]   个人信息国家保护义务及展开 [J].
王锡锌 .
中国法学, 2021, (01) :14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