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集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22
作者
刘国斌
韩世博
机构
[1]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人口集聚; 城镇化; 协调发展;
D O I
10.16405/j.cnki.1004-129X.2016.02.004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407 ; 083304 ;
摘要
人口要素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人口集聚为城镇化提供重要动力,而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促进人口集聚,人口要素与城镇化进程通过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系统。本文构建关联协调度模型分析近15年来我国人口集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状况。结果显示,我国的人口集聚水平和城镇化进程由不协调逐步转向协调发展,即初期在传统城镇化阶段,人口集聚水平落后于城镇化水平,而在后期的新型城镇化阶段,人口集聚开始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通过改善人口城乡结构、人口教育结构、人口就业结构和人口收入结构可以有效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带来的隐患,这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人口集聚与城镇化继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渐进式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实践与启示 [J].
吴文恒 ;
李同昇 ;
朱虹颖 ;
孙锦锦 .
人口研究, 2015, 39 (03) :61-73
[2]   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 [J].
于潇 ;
毛雅萍 .
人口学刊, 2015, 37 (03) :41-50
[3]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研究——基于协调发展的视角 [J].
杨慧 ;
倪鹏飞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 37 (01) :1-12
[4]   人口集聚和人口密度稳定性初探 [J].
朱震葆 .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0, (12) :56-57
[5]   中国人口集疏格局与形成机制研究 [J].
刘睿文 ;
封志明 ;
游珍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3) :89-94
[6]   论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的实现途径 [J].
刘国斌 .
学术交流, 2009, (08) :74-80
[7]   经济结构、城市结构与中国城市化发展 [J].
钟水映 ;
李晶 .
人口研究, 2002, (05) :63-70
[8]   转型时期的农村人口城市化与非农化滞后问题分析 [J].
朱宝树 .
中国人口科学, 2000, (04) :32-38
[9]   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路 [J].
叶裕民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9, (05) :4-9
[10]  
The endogenous formation of a city: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and marketplaces in a location-specific production economy[J] . Marcus Berliant,Hideo Konishi.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 2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