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自身的道德意蕴:一把解开智能时代的伦理钥匙——兼评彼得·保罗·维贝克的《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

被引:6
作者
易显飞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将技术道德化》; 彼得·保罗·维贝克; “技术调节”; 人与技术;
D O I
10.16740/j.cnki.cn43-1240/c.2019.01.005
中图分类号
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7 ;
摘要
要思考当前技术时代及其伦理问题并提供真知灼见,需要从技术思想史上存在的人文主义、技术主义和居中主义三种观点入手。居中主义者站在"人与技术"的关系立场,展望技术发展与人类发展之间的辩证关联。维贝克秉持居中主义立场,有效地为"技术调节"概念在哲学史中找到了合乎逻辑的地位,并为当下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伦理讨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框架。他提出的非主客二分的伦理学的复合路径,为将伦理引入设计和创新过程提供了某种新的可能方式,这为"人—技术—世界"关系的重新塑造,为人类以"负责任"的方式迎接新的技术时代,提供了一把全新的"伦理钥匙"。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网络延展心灵”假说的哲学探析 [J].
戴潘 .
哲学分析, 2017, 8 (02) :127-141+199
[2]  
将技术道德化[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维贝克, 2016
[3]  
人的境况[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汉娜·阿伦特著,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