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巷道蝶形破坏理论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100
作者:
赵志强
[1
,2
]
马念杰
[1
,2
]
刘洪涛
[1
]
郭晓菲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巷道;
塑性区;
蝶形;
冒顶;
动力灾害;
瓦斯抽采;
D O I:
10.13247/j.cnki.jcumt.000922
中图分类号:
TD322 [巷道压力];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以弹塑性力学中孔洞围岩破坏的平面应变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态和扩展规律.提出了巷道围岩蝶形破坏理论,该理论建立了巷道围岩破坏形态与非等压区域应力场的力学模型,阐明了巷道围岩破坏具有圆形、椭圆形和蝶形3种基本形态,给出了巷道围岩3种基本破坏形态的数学界定标准和应力围岩判别准则,从应力环境、围岩条件、支护阻力3个方面阐述了蝶形塑性区具有方向性、突变性、变异性、蝶叶缺失和跃透、支护微效性等基本特性.在论述蝶形塑性区工程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理论在巷道围岩控制、动力灾害防治、煤与瓦斯共采等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大变形巷道蝶叶型冒顶机理、蝶型冲击地压机理、蝶叶型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煤与瓦斯共采中钻孔蝶形卸压增透机制等新认识和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969 / 9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