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禁实允”与“虽令不行”:非法证据排除难研究

被引:34
作者
闫召华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非法证据; 瑕疵证据; 排除难; 症结; 改革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受到来自排除规则本身及其运行环境的双重羁绊。对非法证据的严苛界定,对瑕疵证据的泛化解释,对重复取证的立法宽容等,使得在规则层面上"排除成为了例外"。而在"亚法治秩序"之下,在不适当的诉讼理念、诉讼构造、诉讼方式的影响下,即便是"排除成为了例外"的规则也没有得到公安司法机关充分的需求回应,立法预期与实践操作差距较大。当前,推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与实施,除应建立起对规则的理性期待并合理调整规则的内容外,关键在于法意识形态的转型及刑事司法权力的优化配置。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9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困境与方式 [J].
栗峥 .
河南社会科学, 2013, 21 (09) :20-23
[2]   重复供述排除问题研究 [J].
闫召华 .
现代法学, 2013, 35 (02) :125-134
[3]   我国司法体制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本土化研究 [J].
顾永忠 .
政治与法律, 2013, (02) :97-106
[4]   证明力规则检讨 [J].
李训虎 .
法学研究, 2010, 32 (02) :156-173
[5]  
刑事司法论丛.[M].孙长永; 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13,
[6]  
口供中心主义研究.[M].闫召华; 著.法律出版社.201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与适用.[M].郎胜; 主编.新华出版社.2012,
[8]  
新刑事诉讼法理解与适用.[M].童建明; 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
[9]  
刑事证据规则理解与适用.[M].张军;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
[10]  
中国法治论丛.[M].蒋立山; 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