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安徽省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25
作者
卢燕宇 [1 ,2 ]
田红 [1 ]
鲁俊 [3 ]
温华洋 [4 ]
机构
[1] 安徽省气候中心
[2] 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3] 安徽省防雷中心
[4] 安徽省气象信息中心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气候学计算; 变化特征; 安徽省; 日照百分率;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6.05.013
中图分类号
P422.1 [太阳辐射];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1961—2010年安徽省辐射观测数据和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建立了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进而推算了安徽省各地太阳总辐射,并采用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理论天文辐射为起始值所建立的全省统一公式,能够较好的拟合安徽省月尺度的太阳总辐射值。根据公式推算的安徽省各地太阳总辐射资源的丰富程度以3级为主,空间分布呈北多南少的特征,季节分布为夏多冬少单峰型,但在梅雨期存在波谷。近50年来安徽省各地太阳总辐射量基本呈一致的减少趋势,全省平均下降趋势为每10年减少0.31 MJ·m-2·d-1,近年来辐射下降趋缓。安徽省太阳总辐射在20世纪80年代初存在一次突变现象;近50年总辐射量以准10年和4~6年左右周期振荡较为明显,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代际振荡信号减弱,并且太阳总辐射气候态以偏少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769 / 7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安徽及周边地区气溶胶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王浩洋 ;
吴艳兰 .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5 (07) :1972-1981
[2]   华东三市能见度、气溶胶和太阳辐射变化特征 [J].
刘晓舟 ;
许潇锋 ;
杨军 .
气象科技, 2013, (02) :352-359
[3]   基于Kriging插值的1961~2005年淮河流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J].
卢燕宇 ;
吴必文 ;
田红 ;
孙维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5) :567-573
[4]   我国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方法研究 [J].
和清华 ;
谢云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2) :308-319
[5]   1961~2003年中国大陆地表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 [J].
王雅婕 ;
黄耀 ;
张稳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4) :405-413
[6]   安徽省5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J].
何彬方 ;
冯妍 ;
荀尚培 ;
唐为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7) :1275-1285
[7]   地形对黄河流域太阳辐射影响的分析研究 [J].
曾燕 ;
邱新法 ;
潘敖大 ;
刘昌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11) :1185-1193
[8]   地面太阳辐射的变化、影响因子及其可能的气候效应最新研究进展 [J].
申彦波 ;
赵宗慈 ;
石广玉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9) :915-923
[9]   黄河流域降水序列变化的小波分析 [J].
邵晓梅 ;
许月卿 ;
严昌荣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503-509
[10]   山东省太阳辐射的计算及其分布 [J].
王建源 ;
冯建设 ;
袁爱民 .
气象科技, 2006, (01) :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