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基于江浙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证分析

被引:53
作者
金劲彪 [1 ]
侯嘉淳 [2 ,3 ]
李继芳 [4 ]
机构
[1] 浙江树人大学科研处
[2] 东南大学法学院
[3] 教育部东南大学教育立法研究基地
[4] 宁波财经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
产业学院; 独立性; 多元主体; 权利保障; 风险防范;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21.05.006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030103 ;
摘要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产物,是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缩减产业发展、产品研发与人才培养的间隙,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教育组织模式。根据有关制度设计,现代产业学院将逐步推行至各类高等教育院校。笔者在调研江浙100多个产业学院的基础上,发现目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还存在主体法律地位不明、组织法制空缺、学生权利保障不足、教师法律地位模糊等法律风险。对此,需要通过增强产业学院独立性、建立独立理事会制度、完善学生权利保障、保障产业教师权利等方式,防范产业学院建设的法律风险,进一步健全产业学院建设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毕业实习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法理反思:基于各层次利益衡量的视角 [J].
金劲彪 ;
郭人菡 .
教育发展研究, 2020, 40 (03) :67-75
[2]   论教师教育大学的教师教育力及其提升路径 [J].
龙宝新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5) :83-94
[3]   产业学院:校企合作新型路径 [J].
李潭 .
教育评论, 2017, (11) :27-30
[4]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J].
张艳芳 .
职业教育研究, 2017, (10) :15-19
[5]   高职校企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建设研究 [J].
赵东明 ;
赵景晖 .
教育探索, 2016, (06) :42-46
[6]   大学与社会关系新探——以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为中心 [J].
王红雨 ;
闫广芬 .
高教探索, 2016, (05) :5-10
[7]   产业学院的制度逻辑及其政策意义 [J].
励效杰 .
职业技术教育, 2015, 36 (31) :49-52
[8]   关于韩国高水平私立大学法人理事会的研究 [J].
张雷生 .
阅江学刊, 2015, (03) :86-96
[9]   产业学院:面向产业集群的高职教育模式——基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的分析 [J].
郑琦 .
职业技术教育, 2013, 34 (35) :55-58
[10]   大学生专业选择权保障的若干思考 [J].
金劲彪 ;
刘斌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06) :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