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与趋向研判

被引:21
|
作者
张蕴萍 [1 ,2 ]
赵建 [3 ,4 ,5 ]
叶丹 [6 ]
机构
[1]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理论学刊》编辑部
[2] 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3] 济南大学商学院
[4] 济南大学西泽研究院
[5] 山东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6]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人力资本; 高质量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6.2 [人民收入与家计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收入分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从各个层面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全面深入而又卓有成效的改革。改革开放之前,主要采取的是工资分、计时制和职位等级制等,讲求的是同一层级内的平均主义和绝对公平。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整个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变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变迁举措从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到要素市场的建立和深化,再到财产性收入的确认和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都极大地提高了要素的活力和积极性,对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缩减收入差距的条件下实现经济更有效率和更高质量的发展,是新时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更多新要素参与,三次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是进一步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