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评价模式的建构理路

被引:3
作者
董平
丛晓波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生成评价模式; 建构理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活动存在主体单一,内容抽象难以量化,操作实施困难等困境。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关注"现实人"的需要,重视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有机统一。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坚持发展性评价理念,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生成过程为依托,建构价值生成评价模式,实现多主体参与、动态过程性、立体式结构的综合评价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60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道德内化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胡林英, 2007
[2]   评价论研究的新进展 [J].
陈新汉 .
哲学动态, 1999, (12) :21-23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M]. 光明日报出版社 , 燕连福, 201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
[5]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发展研究报告[M].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冯刚, 2014
[6]   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合理性 [J].
项久雨 .
思想教育研究, 2003, (02) :12-15
[7]   论德育的前提性承诺 [J].
张澍军 .
教育研究, 2003, (02) :46-52
[8]   契约:社会幸福的理念建构——兼论社会幸福的伦理基础 [J].
丛晓波 .
社会科学战线, 2014, (07) :186-190
[9]   契约:社会幸福的理念建构——兼论社会幸福的伦理基础 [J].
丛晓波 .
社会科学战线, 2014, (07) :186-190
[10]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人民出版社 , 张耀灿等,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