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抑或非市场:中国收入不平等成因实证分析

被引:37
作者
陈光金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市场化机制; 非市场化机制; 混合机制; 不平等指数; 不平等分解;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0.06.005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关于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形成机制问题,已有研究大体形成两种归因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甚至完全把这种不平等归因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第二种模式则主要甚至完全归因于非市场化机制。本文基于1989-2008年进行的8次全国性住户抽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分组分解方法对这20年中的中国收入不平等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对根据学术界流行的几个主要论断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然后运用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分解分析方法,把通过半对数线性回归发现的对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变量纳入一个统一分解分析框架,估计出每一种变量的集中程度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对本文提出的一个综合性假设进行综合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收入不平等的成因是复杂的,市场化机制扮演着主要的角色,非市场的结构—制度因素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还有一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则具有混合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115+243 +243-244
页数:32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收入不平等与两极分化的估算与控制——以上海城镇为例 [J].
张奎 ;
王祖祥 .
统计研究, 2009, 26 (08) :77-80
[2]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 [J].
王红涛 .
经济论坛, 2009, (12) :4-8
[3]   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的“逆向转移”问题研究 [J].
杨天宇 .
统计研究, 2009, 26 (04) :19-25
[4]   行政垄断造成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机理分析及治理对策 [J].
崔友平 ;
李凯 .
山东经济, 2009, 25 (02) :106-113
[5]   解决收入两极分化的途径探讨 [J].
傅玲 ;
刘桂斌 .
统计与决策, 2008, (13) :135-136
[6]   1985~2002年中国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趋势、起因和政策含义 [J].
万广华 ;
张藕香 ;
伏润民 .
中国农村经济, 2008, (03) :4-15
[7]   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 [J].
孙立平 .
开放时代, 2008, (02) :57-72
[8]   中西部地区农户收入及其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辛翔飞 ;
秦富 ;
王秀清 .
中国农村经济, 2008, (02) :40-52
[9]   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 [J].
徐现祥 ;
王海港 .
经济研究, 2008, (02) :106-118
[10]   灰色收入拉大居民收入差距 [J].
王小鲁 .
中国改革, 2007, (07)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