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坝溃口下切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26
|
作者
蒋先刚 [1 ,2 ]
崔鹏 [1 ]
王兆印 [3 ]
衡武浩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中建钢构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溃口发展; 下切侵蚀; 溯源侵蚀; 溃坝流量;
D O I
10.15961/j.jsuese.2016.04.006
中图分类号
TV12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堰塞坝溃口下切过程和不同因素对过程影响的问题,开展室内水槽试验。结果表明:溃口下切过程分3个阶段:Ⅰ为溃口缓慢发展阶段,即水流缓慢溢出溃口阶段,侵蚀速率较小,泥沙输移主要以悬移质运动为主,溃口下切缓慢;Ⅱ为溃口迅速发展阶段,表现为溯源侵蚀强烈,溃口底部变化迅速,推移质运动占主导地位;Ⅲ为稳定河床形成阶段,水流速度和流深减小,水流携沙力减弱,河床形成粗化层,最终达到新的水沙平衡。溃口流量与侵蚀的关系表现为:来水流量的加大增加了相应时刻的溃决流量,增大了侵蚀率,缩短了溃决时间,溃口底部趋于平滑;来水流量的加大提高侵蚀率曲线斜率,使侵蚀率曲线向瘦高型发展;随背水坡坡度的增加,溃决流量增大,侵蚀率增加,坝体残留高度降低。另外,因背水坡坡度增加导致坡面土颗粒稳定性的降低可采用水槽坡度与背水坡坡度之和正切值的3次方这一因子反映。考虑堰塞坝材料性质差异性的溃决过程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堰塞坝溃决机理试验研究
    杨阳
    曹叔尤
    [J]. 水利学报, 2012, 43(S2) (S2) : 60 - 67
  • [2] 堰塞坝漫顶溃决试验及相关数学模型研究
    张大伟
    权锦
    何晓燕
    黄金池
    [J]. 水利学报, 2012, 43 (08) : 979 - 986
  • [3] 基于物理模型的唐家山堰塞湖溃决过程模拟
    傅旭东
    刘帆
    马宏博
    王光谦
    [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50 (12) : 1910 - 1914
  • [4] 堰塞坝泄流冲刷试验研究
    张婧
    曹叔尤
    杨奉广
    罗利环
    黄尔
    [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 42 (05) : 191 - 196
  • [5] 堰塞湖冲刷及溃决试验研究
    牛志攀
    许唯临
    张建民
    李进
    岳超
    [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 41 (03) : 90 - 95
  • [6] 天然土石坝稳定性初步研究
    柴贺军
    刘汉超
    张倬元
    刘浩吾
    [J].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1) : 77 - 81
  • [7] 河道冲刷和清水水流河床冲刷率
    王兆印
    黄金池
    苏德惠
    [J]. 泥沙研究, 1998, (01) : 3 - 13
  • [8] A unit stream power based sediment transport function for overland flow.[J].Mazhar Ali;Manuel Seeger;Geert Sterk;Demie Moore.Catena.2013,
  • [9] Breaching of overtopped river embankments controlled by apparent cohesion
    Pickert, Gerd
    Weitbrecht, Volker
    Bieberstein, Andreas
    [J].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 2011, 49 (02) : 143 - 156
  • [10] The 12 May Wenchuan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lakes: distribution and preliminary risk evaluation
    Cui, Peng
    Zhu, Ying-yan
    Han, Yong-shun
    Chen, Xiao-qing
    Zhuang, Jian-qi
    [J]. LANDSLIDES, 2009, 6 (03) : 209 -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