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的空间分异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被引:25
作者
陈志永 [1 ]
杨桂华 [2 ]
陈继军 [3 ]
李乐京 [1 ]
机构
[1] 贵州师范学院区域旅游研究所
[2] 云南大学工商与旅游管理学院
[3]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旅游增权; 感知; 空间分异; 西江苗寨;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475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样本地,借鉴雅克松关于旅游者空间划分的标准,将样本地划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别发放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的调查问卷,以此进行民族村寨旅游地社区增权的空间分异研究,并对其空间分异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研究表明:社区增权在旅游目的地的空间不平衡是社区参与旅游机会差异的表征,不同区域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感知符合地域衰减规律,组织增权是民族村寨旅游地社区增权的有效途径,旅游增权各组成要素相互影响,互为一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Ecotourism and the empower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J].
Scheyvens, R .
TOURISM MANAGEMENT, 1999, 20 (02) :245-249
[2]   Western environmental values and nature-based tourism in Kenya [J].
Akama, JS .
TOURISM MANAGEMENT, 1996, 17 (08) :567-574
[3]  
乡村的前途.[M].贺雪峰; 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  
旅游人类学.[M].彭兆荣著;.民族出版社.2004,
[5]  
黄河边的中国.[M].曹锦清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6]  
社会学.[M].(美)戴维·波普诺(DavidPopenoe)著;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   原生态社区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以西江苗寨景区苗家乐协会为例 [J].
姚莉 ;
陈志永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 2 (02) :70-75
[8]   旅游增权理论本土化研究——云南迪庆案例 [J].
左冰 .
旅游科学, 2009, 23 (02) :1-8
[9]   赋权理论与旅游发展中的社区能力建设 [J].
孙九霞 .
旅游学刊, 2008, (09) :22-27
[10]   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 [J].
保继刚 ;
孙九霞 .
旅游论坛, 2008, (04) :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