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国际法话语的构建:以供给国际公共产品为视角

被引:10
作者
何驰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公共产品; 中国国际法话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 [国际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一带一路"是一项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是通过供给国际公共产品以解决沿线国家以及全球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的实践。"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需要对造成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行国际法律秩序进行深刻反思,构建更为公正合理的中国国际法话语。中国国际法话语的提出是对国际法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否定,揭露了长期隐藏于看似中立的国际法规则背后的话语霸权;"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国际法话语的构建,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经验,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结合当下国际形势和实际需要,以期有效供给国际公共产品的有益尝试。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 [J].
徐宏 .
国际法研究, 2018, (05) :3-14
[2]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社会基础理论的当代发展 [J].
张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5) :43-68+205
[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国际法的理念创新——与“对一切的义务”的比较分析 [J].
罗欢欣 .
国际法研究, 2018, (02) :3-20
[4]  
“一带一路”:中国国际法治观的区域经济映射[J]. 何志鹏.环球法律评论. 2018(01)
[5]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国际法的发展 [J].
谢海霞 .
法学论坛, 2018, 33 (01) :23-33
[6]   中国民间社会组织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一种调研基础上的透视 [J].
王逸舟 ;
张硕 .
当代世界, 2017, (07) :15-18
[7]   国际法治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的全球治理视角 [J].
何志鹏 .
太平洋学报, 2017, (05) :1-12
[8]   国际法的话语价值 [J].
车丕照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 56 (06) :35-43+187
[9]   国际法与“一带一路”研究 [J].
李鸣 .
法学杂志, 2016, 37 (01) :11-17
[10]   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J].
黄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06) :138-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