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原理与路径

被引:53
作者
李赞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法; 正义; 和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 [国际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期中国外交事务的重要指导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国际法思想与内涵。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不断加强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物质基础。基于主权又超越主权的国际社会本位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实现国际社会正义,达成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平衡,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道德基础。为了减少世界各国交往的法律障碍,各国法律趋同化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国内法路径。国际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国际组织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和维护了世界和平,但未能实现永久和平。国际法应更加重视人的内心和平的建设,从而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国际法新途径。建立在传统文化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的中国和平崛起,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独特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70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J].
习近平 .
中国应急管理, 2016, (07) :3-8
[2]   国际法与“一带一路”研究 [J].
李鸣 .
法学杂志, 2016, 37 (01) :11-17
[3]   本体、对象与范围——国际组织法学科基本问题之探讨 [J].
饶戈平 .
国际法研究, 2016, (01) :62-73
[4]   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学新视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社会本位理念论析 [J].
李双元 ;
李赞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05) :81-99
[7]  
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王毅;.人民日报.2016,
[8]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6,
[9]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6,
[10]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评注.[M].(奥) 诺瓦克;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