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区域性实证分析

被引:25
作者
庄晓晶
林洁
白磊
机构
[1]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特点; 认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发展及商业利益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公民个人信息遭受侵犯现象时有发生。为有效应对这一社会现实问题,《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三个具体罪名。本文通过对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受理的该类案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法律适用疑难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公民个人住处的范畴作出界定,详解其"来源"条件和"违法"条件,并试对"情节严重"标准作出设定。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德国刑法教科书.[M].(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  
刑法学.[M].张明楷 著.法律出版社.1997,
[3]   刍议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立法完善 [J].
应云总 .
法制与社会, 2010, (05) :262+264-262
[4]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理解与适用 [J].
周海洋 .
中国审判, 2010, (01) :80-82
[5]   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疑难问题研究 [J].
孟传香 .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 (12)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