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邦国,如何安顿我们的身心——从德国历史学家迈内克的“欢欣雀跃”论及邦国情思、政治理性、公民理性与国家理性

被引:5
作者
许章润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历史主义; 国家理性; 政治理性; 公民理性; 立国进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751.6 []; K516 [德国]; K01 [史学的哲学基础];
学科分类号
0302 ; 0603 ; 060203 ; 060301 ;
摘要
德国历史学家迈内克反感国家社会主义,拒绝纳粹的意识形态,但于德军并吞奥地利,"收复斯特拉斯堡"却"欢欣雀跃",认为"这是将全部的德国历史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说明国民的爱国主义存在着"历史之爱"和"政治之爱"的重大差异,并由此折射出立国时段的政治理性和公民理性的冲突,国家理性和国家理由的严重失衡。同时,知识分子面对乱局之怠思与失思,或者,其于主流意识形态在某些方面之"两情相悦,思无二致",以及对于国家这一法政架构的有选择的历史主义理论安排,是造成邦国神智混沌的致命因素所在,揭示了基于公民理想和普世主义的法政哲学对于邦国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国家理性与现代国家.[M].许章润; 翟志勇; 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希特勒的民族帝国.[M].(德) 阿利; 著.译林出版社.2011,
[3]  
过去与未来之间.[M].(美) 阿伦特 (Arendt;H.) ; 著.译林出版社.2011,
[4]  
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M].李工真; 著.商务印书馆.2010,
[5]  
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M].(德) 梅尼克; 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
[6]  
德国的历史观.[M].(美)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GeorgG.Iggers)著;彭刚;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6,
[7]  
学术与政治.[M].(德) 韦伯;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国史要义.[M].柳诒徵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0,
[9]  
辜鸿铭文集.[M].辜鸿铭 著;黄兴涛等 译.海南出版社.1996,
[10]  
德国的浩劫.[M].(德)梅尼克(Meinecke;F.)著;何兆武译;.三联书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