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探讨

被引:274
作者
刘瑞
朱道林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转移矩阵; 转换规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为基础,构建了土地利用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随机状态下各地类间相互转换的理论频数,通过实际转换量与理论转换量进行对比,构建判断土地利用转换规则的方法,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判断土地利用变化的系统过程。应用上述方法对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临邑县耕地总变化量最大,其次是园林地和未利用地,最后是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其中耕地几乎全部都是交换变化,而未利用地则相反,园林地和其他土地以交换变化为主,建设用地以净变化为主;从新增的角度来说,未利用地转化为其他土地最具有转换优势,其次是未利用地转换为园林地;从流失的去向看,其他土地转换为园林地最具转换优势,其次是耕地转换为园林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获取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信息,更清晰地辨别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规则,能够为土地利用空间分析和建模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544 / 15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阿克苏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动态监测分析 [J].
苗立志 ;
姜岩 ;
闾国年 ;
梁绍辉 .
地球信息科学, 2007, (02) :124-128
[2]   土地利用变化的数学模型解析 [J].
鲁春阳 ;
齐磊刚 ;
桑超杰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 (01) :25-27
[3]   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及其应用 [J].
段增强 ;
张凤荣 ;
孔祥斌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2) :60-66
[4]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盐渍化效应研究——以大安市为例 [J].
李晓军 ;
李取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3) :88-92
[5]   韩江上游县级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J].
张正栋 .
嘉应学院学报, 2004, (06) :103-107
[6]   1995~2000年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J].
蒙吉军 ;
李正国 ;
吴秀芹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6) :645-651
[7]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J].
庄大方 ;
邓祥征 ;
战金艳 ;
赵涛 .
地理研究, 2002, (06) :667-674+801
[8]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J].
刘纪远 ;
刘明亮 ;
庄大方 ;
邓祥征 ;
张增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31-1040+1058
[9]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 [J].
刘盛和 ;
何书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533-540
[10]   北京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J].
何春阳 ;
史培军 ;
陈晋 ;
周宇宇 .
地理研究, 2001, (06) :679-68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