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跨域协同治理的机制考察与制度逻辑——基于京津冀的协同实践

被引:68
作者
魏娜
孟庆国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跨域协同治理; 任务驱动型协同; 制度逻辑; 京津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大气污染的跨区域传输是当前我国大气治理领域面临的普遍且亟需解决的难题。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最先开展大气跨域协同治理的地区。作者以京津冀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结构-过程-效果"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大气污染跨域协同治理的协同结构、协同过程和协同效果进行考察,力图呈现京津冀大气污染跨域协同治理的整体图景及其背后的制度逻辑。研究发现,京津冀大气污染的跨域协同治理机制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机制,但效果集中体现在重大活动的举办期间。因此,目前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跨域协同实质上是一种应急式的"任务驱动型"协同模式,这种应急式的"任务驱动型"协同模式的形成逻辑既与现行的宪政框架、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相关,也取决于京津冀三地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要构建常态型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须对协同的制度、结构、利益机制、理念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基于合作博弈模型的京津冀散煤治理研究 [J].
许光清 ;
董小琦 .
经济问题, 2017, (02) :46-50
[2]   大气污染府际间合作治理联盟的达成与稳定——基于演化博弈分析 [J].
高明 ;
郭施宏 ;
夏玲玲 .
中国管理科学, 2016, 24 (08) :62-70
[3]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模式构建——基于府际关系理论视角 [J].
郭施宏 ;
齐晔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03) :81-85
[4]   京津冀人大协同立法的路径 [J].
焦洪昌 ;
席志文 .
法学, 2016, (03) :40-48
[5]   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J].
魏娜 ;
赵成根 .
河北学刊, 2016, 36 (01) :144-149
[6]   合作与博弈: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地方政府联盟——以南昌、九江与宜春SO2治理为例 [J].
罗冬林 ;
廖晓明 .
江西社会科学, 2015, 35 (04) :79-83
[7]   京津冀区域政府间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协调问题研究 [J].
赵新峰 ;
袁宗威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11) :18-23
[8]   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大气污染区域联动防治体系研究——以京津冀为例 [J].
谢宝剑 ;
陈瑞莲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9) :6-10
[9]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省际合作博弈模型 [J].
薛俭 ;
谢婉林 ;
李常敏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 (03) :810-816
[10]   空气污染的跨域合作治理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 [J].
汪伟全 .
公共管理学报, 2014, 11 (01) :55-6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