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空气对凝汽器传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38
作者
种道彤
刘继平
严俊杰
周志杰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西安市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凝汽器; 空气相对含量; 压力; 传热系数; 端差;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5.04.028
中图分类号
TK17 [工业用热工设备];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通过凝汽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了凝汽器热负荷和漏空气量变化时凝汽器压力、传热系数和端差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各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相对含量小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传热性能受空气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即随空气相对含量增加,压力和端差缓慢增加,传热系数略有减小;反之,当空气相对含量大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压力和端差迅速增大,传热系数急剧下降。尽管不同凝汽器热负荷下各性能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各不相同,但变化不大,均在 1%左右。这为进一步定量研究漏空气对凝汽器传热性能影响奠定了一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一种基于模糊规则和遗传算法的凝汽器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 [J].
张建华 ;
侯国莲 ;
张巍 ;
柳亦兵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04) :209-213
[2]   漏入汽轮机真空系统空气量的软测量 [J].
李勇 ;
张瑞青 ;
曹丽华 .
系统仿真学报, 2003, (03) :444-446
[3]   考虑空气量影响时蒸汽凝结放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J].
陈晓珊 ;
张卫会 .
汽轮机技术, 2002, (06) :333-335
[4]   汽轮机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结果的修正方法研究 [J].
李勇 ;
董玉亮 ;
杨善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01) :71-74
[5]   火电厂冷端系统评价指标及诊断方法的研究 [J].
李秀云 ;
严俊杰 ;
林万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09) :95-99
[6]   对分式凝汽器故障诊断的模糊模式识别及神经网络方法 [J].
马良玉 ;
王兵树 ;
佟振声 ;
马永光 ;
宋之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08) :69-74+79
[7]   漏入空气对凝汽器运行特性影响的研究 [J].
张茂义 .
华东电力, 2001, (08) :22-25
[8]   凝气器漏入空气量的计算与试验研究 [J].
干昌琦 ;
田鹤年 .
电站辅机, 2000, (03) :46-50
[9]   模糊模式识别在凝汽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J].
王培红 ;
朱玉娜 ;
贾俊颍 ;
吕震中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10) :47-50
[10]   凝汽器脏污损失和空气聚积损失的分离 [J].
秦在丛 ;
徐治皋 ;
曹祖庆 .
东南大学学报, 1998, (S1)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