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及其学理反思——基于政治社会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18
作者
刘安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当代中国研究; 国家与社会; 城市基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国家"与"社会"可以说是在相互划清边界的过程中彼此赋予发展动力而产生与形成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并存乃是现代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则形塑社会结构、影响社会秩序。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经典分析框架,"国家与社会"范式在被引入当代中国研究领域后,迅速成为城市基层研究的主流,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秩序的整合路径;但也日益陷入一种同质生产、难以取得理论突破的境地。为克服国家与社会框架的内在张力,我们需要在研究中反思城市基层的"社会"如何实体化操作、其多层复合属性以及内部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国家"的实体化操作问题及其角色的多维性,以及城市基层"国家"与"社会"的联结机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反思"国家与社会"范式作为特定的"知识生产"成果所具有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知识社会学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ness in a Chinese Socialist Factory.[J]..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1989, 22
[2]   INTEREST-GROUPS AND COMMUNIST POLITICS REVISITED [J].
SKILLING, HG .
WORLD POLITICS, 1983, 36 (01) :1-27
[3]  
政治社会学.[M].(英) 福克斯; 著.华夏出版社.2008,
[4]  
政治社会学导论.[M].(美)奥罗姆(Orum; A. M.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  
政治空间的转换.[M].景跃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  
法制与治理.[M].强世功[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7]  
生活家园与社会共同体.[M].徐中振;李友梅等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8]  
单位中国.[M].刘建军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9]  
中国的单位组织.[M].李路路;李汉林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0]  
国家与市民社会.[M].邓正来;[美]J.C.亚历山大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