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三大传统社会分层观比较——以“谁得到了什么”和“为什么得到”为分析视角

被引:15
作者
陈鹏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阶级分层; 阶层分层; 分工分层; 社会分层中心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13 [社会阶层、利益集团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作为经典社会学的三大传统提供了三种基本的社会分层理论观:"阶级分层论"、"阶层分层论"和"分工分层论"。本文拟以社会分层理论的中心问题——"谁得到了什么和为什么会得到"为分析视角来探讨和展现三位经典大师是如何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当下中国社会分层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了经典大师的理论方案对中国社会迈向更为公正合理的社会分层观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1+112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阶级.[M].(美)埃里克·欧林·赖特(ErikOlinWright)著;刘磊;吕梁山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社会分层.[M].(美)戴维·格伦斯基(DavidB.Grusky)编;.华夏出版社.2005,
[3]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M].郑杭生等;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李强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5]  
社会分工论.[M].(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6]  
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M].李强著;.鹭江出版社.2000,
[7]  
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M].(美)伦斯基(Lenski;G.E.)著;关信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8]  
哲学的贫困.[M].(德)马克思(K.Marx)著;.人民出版社.1961,
[9]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J].
李强 .
学海, 2006, (04) :40-46
[10]   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 [J].
仇立平 .
社会, 2006, (04) :23-4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