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突发性暴雨的机理分析及短期预报思考

被引:15
|
作者
张楠 [1 ]
杨晓君 [1 ]
邱晓滨 [2 ]
刘一玮 [1 ]
杨洋 [1 ]
机构
[1] 天津市气象台
[2]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突发性暴雨; 地形抬升; 列车效应; 小尺度气旋; 前向传播; 中尺度环境场; 短期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6 [降水预报];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5年9月4日白天,天津出现突发性暴雨过程,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偏南气流与高压底部东北风相遇,在蓟州山区以南形成辐合,触发雷暴发展;雷暴形成后,回波形成"后向传播"机制,配合中低空的南风脉动,在天津北部形成南北向的"列车效应",导致北部强降水的发生;上游的高空槽降水在近地面形成冷池,其向东辐散气流与偏东风相遇,在降水区下游触发新的雷暴,使得雨带快速东移,且当辐散气流与偏东风相遇后,出现小尺度辐合性气旋式环流,导致下游强降水增幅;当高空槽降水云团主体移过城区后,在γ中尺度辐合流场作用下,触发小尺度对流云团的生成和发展,影响天津城区再次出现强降水。在短期预报过程中,预报员在大尺度模式环境场分析的基础上,对于中尺度模式仅参考了其降水预报,而忽略了对中尺度环境场的分析,分析表明,虽然中尺度模式对此次过程的降水时段预报存在偏差,但其中尺度环境场预报,可以为此次暴雨过程在短期时效内(24h)的预报订正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2013年7月冀中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特征和环境条件分析
    孔凡超
    赵庆海
    李江波
    [J]. 气象, 2016, 42 (05) : 578 - 588
  • [2] 2013年7月四川盆地一次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演变特征
    孙建华
    李娟
    沈新勇
    康岚
    [J]. 气象, 2015, 41 (05) : 533 - 543
  • [3] 北方一次暖区大暴雨强降水成因探讨
    徐珺
    杨舒楠
    孙军
    张芳华
    谌芸
    [J]. 气象, 2014, 40 (12) : 1455 - 1463
  • [4] 天津地区两次副高边缘特大暴雨过程的多尺度对比分析
    张楠
    何群英
    刘一玮
    余文韬
    王庆元
    胡玲
    [J]. 暴雨灾害, 2014, 33 (04) : 372 - 379
  • [5] 河北暴雨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特征
    王福侠
    俞小鼎
    王宗敏
    裴宇杰
    闫雪瑾
    [J]. 气象, 2014, 40 (02) : 206 - 215
  • [6] 渤海西海岸带大暴雨中尺度云团空间结构分析
    李延江
    陈小雷
    张宝贵
    王丽荣
    [J]. 高原气象 , 2013, (03) : 818 - 828
  • [7] “7.25”天津持续性局地大暴雨初步分析
    何群英
    孙一昕
    刘一玮
    尉英华
    [J]. 暴雨灾害, 2012, 31 (03) : 226 - 231
  • [8] 北京局地暴雨过程中近地层辐合线的形成与作用
    李青春
    苗世光
    郑祚芳
    李耀东
    曹晓彦
    [J]. 高原气象 , 2011, (05) : 1232 - 1242
  • [9] 引发华北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特征研究
    赵宇
    崔晓鹏
    高守亭
    [J]. 大气科学, 2011, 35 (05) : 945 - 962
  • [10] 海风锋在渤海西岸局地暴雨过程中的作用
    东高红
    何群英
    刘一玮
    解以扬
    戴云伟
    [J]. 气象, 2011, 37 (09) : 1100 -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