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公共连接单元的柔性互联多微网结构与控制方法

被引:22
作者
黄文焘 [1 ]
吴攀 [1 ]
邰能灵 [1 ]
马洲俊 [2 ]
杨柳青 [3 ]
张尔佳 [1 ]
机构
[1]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2]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3]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
关键词
多微网; 柔性互联; 混合公共连接单元; 控制方法; 直流接口;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72163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多微网作为单一微电网的结构延伸与功能扩展,是消纳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为解决交流互联多微网存在的扰动影响大、控制灵活性差等技术问题,提出多微网柔性互联统一接口——混合公共连接单元,该单元由交直流开关、电压源型换流器以及功率调节装置组成;设计混合公共连接单元的结构、连接模式与控制模式,构建多微网柔性互联结构方案,提出柔性互联多微网并网、孤岛与应急运行模式及其切换方法;建立多层协调控制架构,提出中心层、接口层与微网层控制方法。利用PSCAD/EMTDC搭建柔性互联多微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柔性互联多微网及其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稳态与暂态运行性能,不同模式下运行效果均优于指标要求。基于混合公共连接单元的柔性互联多微网是组织与协调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运行的可行方式,适用于对稳定性与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多微网群。
引用
收藏
页码:3499 / 351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区域多微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 [J].
王守相 ;
吴志佳 ;
袁霜晨 ;
庄剑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7, 29 (05) :14-20
[2]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接地方式设计 [J].
吴峻 ;
武迪 ;
朱金大 ;
洪莎莎 ;
骆健 ;
俞拙非 ;
董长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09) :2551-2561
[3]   背靠背柔性直流互联的有源配电网合环优化运行 [J].
葛乐 ;
陆文涛 ;
袁晓冬 ;
胡煜 ;
胡波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41 (06) :135-141
[4]   基于目标级联分析法的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自治优化经济调度 [J].
谢敏 ;
吉祥 ;
柯少佳 ;
刘明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17) :4911-4921+5210
[5]   含多微网的主动配电系统综合优化运行行为分析与建模 [J].
吕天光 ;
艾芊 ;
孙树敏 ;
程艳 ;
赵媛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01) :122-132
[6]   应对微网群大规模接入的互联和互动新方案及关键技术 [J].
裴玮 ;
杜妍 ;
李洪涛 ;
杨艳红 ;
邓卫 ;
齐智平 .
高电压技术, 2015, 41 (10) :3193-3203
[7]   中国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研究 [J].
白建华 ;
辛颂旭 ;
刘俊 ;
郑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699-3705
[8]   微电网群特征分析及示范工程设计 [J].
赵敏 ;
陈颖 ;
沈沉 ;
黄秀琼 .
电网技术, 2015, 39 (06) :1469-1476
[9]   向无源网络供电的MMC-HVDC系统控制与保护策略 [J].
蔡新红 ;
赵成勇 ;
庞辉 ;
林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03) :405-414
[10]   微网反时限低阻抗保护方案 [J].
黄文焘 ;
邰能灵 ;
杨霞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01) :1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