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情感机制:身体图式增强情绪唤醒度

被引:23
作者
沈夏林 [1 ,2 ]
张际平 [1 ]
王勋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
[2]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情绪; 身体图式; 在场; 虚拟现实; 具身认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虚拟现实引入教学增加了其中情感现象的复杂性,情感机制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情绪是情感的可操作单元,激活情绪的信息分为感知和概念化信息两种途径,客体与个体预期的差异决定了情绪的强度,虚拟现实主要提供了感知通道的情绪信息来源。在场感给予体验者接近于叙事者的情感体验,但"情感模拟"并不能解释虚拟现实环境中与仿真度不对等的微妙情感现象。为此,从身体觉知虚拟对象示能性的过程出发,提出是身体图式在唤起情绪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是个体预期与客体感知间差异的实质。进而,针对隐含于语文教学中的情绪,以"三峡船闸"为教学内容,设计了高激活度图式(虚拟现实学习环境)和一般激活度图式(视频学习)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高激活度图式的情绪唤醒度显著高于低激活度图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虚拟现实学习环境的情绪影响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信息认知、情感感知与态度意向的实验 [J].
周勇 ;
倪乐融 ;
李潇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 40 (05) :31-36
[2]   VR语境下的用户体验设计与情感计算 [J].
王海宁 .
创意与设计, 2018, (01) :87-89+93
[3]  
视频游戏中的化身认同[J]. 衡书鹏,周宗奎,孙丽君.心理科学进展. 2017(09)
[4]   我的身体是“我”的吗?——从橡胶手错觉看自主感和拥有感 [J].
张静 ;
陈巍 ;
李恒威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7, 39 (02) :51-57
[5]   对情感教学心理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J].
卢家楣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 (01) :78-84
[6]  
情绪感染的概念与发生机制[J]. 张奇勇,卢家楣.心理科学进展. 2013(09)
[7]   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 [J].
卢家楣 .
心理科学, 2012, 35 (03) :522-529
[8]   虚拟实验的感性设计研究 [J].
杨雪 ;
吴双 ;
宋金刚 .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01) :127-131
[9]   网络环境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情感教学环境的构建 [J].
赵慧勤 ;
孙波 .
中国电化教育, 2009, (04) :101-104
[10]   “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 [J].
李其维 .
心理学报, 2008, 40 (12) :1306-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