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

被引:5
作者
马广奇
黄伟丽
机构
[1]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丝绸之路经济带; 金融合作; 丝路金融;
D O I
10.16537/j.cnki.jynufe.000361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互联网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的模式、机制、规则、方式、范围等具有巨大的创新与促进作用。现有的线下丝路金融合作进展、沿线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的逐步提高、中国领先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及其可行的征信模式为互联网时代的丝路金融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沿线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金融风险防范及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尚待完善,复合型国际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以互联网促进丝路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因此,逐步促进沿线国家金融协同发展,全面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培养复合型国际专业人才是借助互联网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的解决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互联网+”背景下深化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的路径研究 [J].
马广奇 ;
黄伟丽 .
经济纵横, 2018, (01) :98-105
[2]   我国互联网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思考 [J].
崔书锋 ;
杨扬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04) :377-381
[3]   互联网金融演化的动力——基于技术与金融的协同演化视角 [J].
吴勇民 ;
王倩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 37 (03) :46-53
[4]   利用互联网金融优势 助力打造网上丝绸之路 [J].
李麟 .
中国银行业, 2015, (03) :31-34
[5]   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金融合作:现状、挑战与前景展望 [J].
姚德权 ;
黄学军 .
国际贸易, 2014, (10) :37-41
[6]   ICT、移动支付与电子货币 [J].
谢平 ;
刘海二 .
金融研究, 2013, (10) :1-14
[7]   基于硬件设备内部指纹的软件锁功能的实现 [J].
李志伟 ;
杨茂兴 ;
铁跃焕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3, 30 (04) :123-126
[9]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分析.[D].张建政.吉林大学.20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