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热带格木、马尾松幼龄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

被引:40
|
作者
罗达 [1 ]
史作民 [1 ]
王卫霞 [1 ]
刘世荣 [1 ]
卢立华 [2 ,3 ]
明安刚 [2 ,3 ]
于浩龙 [2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碳氮储量; 幼龄林; 固氮树种; 人工林经营; 南亚热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比较了南亚热带6年生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龄人工纯林及马尾松与格木混交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依次为马尾松-格木混交林(137.75 t/hm2)>格木纯林(134.07 t/hm2)>马尾松纯林(131.10 t/hm2),总氮储量则为格木纯林(10.19 t/hm2)>马尾松-格木混交林(8.68 t/hm2)>马尾松纯林(7.01 t/hm2)。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库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绝大部分储存于0—100 cm土壤层,平均占生态系统总储量的81.49%和96.91%,其次为乔木层(分别占17.52%和2.69%),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所占比例最小。林地土壤碳主要集中于表土层,其中0—30 cm土层平均碳储量为52.52 t/hm2,占土壤总碳储量(0—100 cm)的47.99%,土壤氮的分布则无明显规律。相比于纯林,与固氮树种混交的营林方式表现出更大的碳储存能力。3种幼龄人工林生态系统较低的地上与地下部分碳氮分配比,表明其仍具有较强的碳氮固持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051 / 60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 [1] 岷江干旱河谷区岷江柏人工林碳氮储量随林龄的动态[J]. 罗达,冯秋红,史作民,李东胜,杨昌旭,刘千里,何建社.应用生态学报. 2015(04)
  • [2] 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刺槐人工林碳、氮储量及分配格局[J]. 艾泽民,陈云明,曹扬.应用生态学报. 2014(02)
  • [3] 我国南亚热带几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
    王卫霞
    史作民
    罗达
    刘世荣
    卢立华
    明安刚
    于浩龙
    [J]. 生态学报, 2013, 33 (03) : 925 - 933
  • [4] 林下植被抚育对樟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吴亚丛
    李正才
    程彩芳
    刘荣杰
    王斌
    格日乐图
    [J].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02) : 142 - 149
  • [5] 杨树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碳储量动态
    崔鸿侠
    唐万鹏
    胡兴宜
    潘磊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 40 (02) : 47 - 49+60
  • [6] 南亚热带不同林龄红锥人工林碳贮量与碳固定特征[J]. 刘恩,王晖,刘世荣.应用生态学报. 2012(02)
  • [7] 桂西北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生长规律及其分配模式
    张仕光
    刘建
    黄开勇
    梁瑞龙
    蓝肖
    [J]. 广西林业科学, 2010, 39 (04) : 189 - 192+219
  • [8] 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
    马炜
    孙玉军
    郭孝玉
    巨文珍
    穆景森
    [J]. 生态学报, 2010, 30 (17) : 4659 - 4667
  • [9] 中亚热带几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存功能研究
    王华
    黄宇
    汪思龙
    邹冬生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03) : 576 - 580
  • [10] 广西乡土阔叶树种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梁瑞龙
    [J]. 广西林业科学, 2007, (01) : 5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