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湖湿地生态干旱评价

被引:4
|
作者
侯军 [1 ,2 ,3 ]
刘小刚 [1 ]
严登华 [2 ,3 ]
翁白莎 [2 ,3 ]
袁勇 [2 ,3 ]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湿地生态干旱指数; 干旱评价; 干旱累积效应; 呼伦湖湿地;
D O I
10.13928/j.cnki.wrahe.2015.04.005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不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的影响,呼伦湖湿地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湿地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本文根据呼伦湖湿地水文特征与流域水循环关系,利用湿地水量平衡关系,选取湿地最小生态水位作为干旱指标,建立湿地干旱评价指数对呼伦湖湿地进行干旱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干旱指数能够反映湿地历史最干旱情况,呼伦湖湿地最湿润值出现在1971年8月,表现为极端湿润,最干旱值出现在1982年11月,表现为中等干旱。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Impacts of climatic stability on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spects of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after severe drought. MARCUS W. GRISWOLD,REBECCA W. BERZINIS,THOMAS L. CRISMAN,STEPHEN W. GOLLADAY. Freshwater Biology . 2008
  • [2]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extreme drought in the Delaware Basin, 1600-2002. Kauffman, G.J,Vonck, K.J. Water Resources . 2011
  • [3] Ecological effects of perturbation by drought in flowing waters
    Lake, PS
    [J]. FRESHWATER BIOLOGY, 2003, 48 (07) : 1161 - 1172
  • [4] 帕默尔旱度模式的修正
    安顺清
    邢久星
    不详
    [J].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 1986, (01) : 75 - 82
  • [5]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水文资料的插补延长
    王玲
    朱传保
    [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 105 - 110
  • [6] 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英华
    崔保山
    杨志峰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1) : 62 - 68
  • [7]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初步探讨
    吕宪国
    王起超
    刘吉平
    [J].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 83 - 85
  • [8] 帕默尔旱度模式的进一步修正
    刘巍巍
    安顺清
    刘庚山
    郭安红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4, (02) : 207 - 216
  • [9] 干旱指标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王劲松
    郭江勇
    周跃武
    杨兰芳
    [J]. 干旱区地理, 2007, (01) : 60 - 65
  • [10] 气候变化对呼伦湖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赵慧颖
    乌力吉
    郝文俊
    [J]. 生态学报, 2008, (03) : 1064 - 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