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国绿色增长路径识别分析

被引:12
作者
俞海
王勇
张永亮
赵子君
张燕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十三五”; 绿色增长; 路径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十三五"时期中国面临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双重压力,中国对绿色增长需求日益迫切。本文首先从相对绿色增长和绝对绿色增长两个角度,通过将"十三五"规划指标目标与绿色增长指标的趋势外推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国家规划确定的绿色增长相关指标相对保守,基于历史趋势,绿色增长的大部分指标均可以甚至提前达到既定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绿色增长在"十三五"期间能达到较高水平。其次,根据要素生产率提升来源于产业间调整和产业内增长的理论框架,本文分别讨论了农业、工业、消费部门和贸易部门的绿色增长路径。农业部门绿色增长的重点在于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改进化肥施用方式和畜禽养殖模式等。工业部门的绿色增长潜力体现在重点行业的过剩产能控制和节能减排,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和技术创新以及工业结构绿色调整上。消费部门的绿色增长需要采取措施激励政府采购、交通、建筑的绿色化。贸易部门则需要提升关键行业的资源环境效率,加快贸易结构的绿色调整。第三,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将全国31个省市划分为四大区域。其中,高要素投入、高要素生产率地区要进一步加强能源资源集约利用和总量控制。低要素投入、高要素生产率地区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率先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低要素投入、低要素生产率地区,关键在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高要素投入、低要素生产率地区要推进现有资源整合改造,优化产业集聚和布局。最后,提出通过理顺能源资源价格机制、构建绿色化财税体系、完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以及强化绿色科技创新等促进绿色增长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绿色增长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述评 [J].
张旭 ;
李伦 .
科研管理, 2016, 37 (08) :85-93
[2]   中国外贸生态环境分析与绿色贸易转型研究——基于隐含碳的实证研究 [J].
刘祥霞 ;
王锐 ;
陈学中 .
资源科学, 2015, 37 (02) :280-290
[3]   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要素流动与能源生产率增长——基于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分析 [J].
张宗益 ;
陈夕红 ;
吴俊 ;
张国荣 .
管理工程学报, 2014, 28 (02) :174-181
[4]   中国区域工业绿色增长指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张江雪 ;
王溪薇 .
软科学, 2013, 27 (10) :92-96
[5]   从“里约+20”看绿色经济新理念和新趋势 [J].
诸大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9) :1-7
[6]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 [J].
韩国高 ;
高铁梅 ;
王立国 ;
齐鹰飞 ;
王晓姝 .
经济研究, 2011, 46 (12) :18-31
[7]   要素流动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广东省“空间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分析 [J].
丁焕峰 ;
宁颖斌 .
经济地理, 2011, 31 (09) :1421-1426
[8]  
绿色采购能不能够?[N]. 刘潇艺. 中国环境报. 2015 (010)
[9]  
Green growth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J] . John M. Reilly. Energy Economics . 2012
[10]  
Modeling green growth and resource efficiency: new results[J] . Bernd Meyer,Mark Meyer,Martin Distelkamp. Mineral Economics . 2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