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研究中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及其缺陷

被引:12
作者
丁惠平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国家—社会; 社会组织研究; 国家主义; 多元主义; 法团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市民社会理论和法团主义理论的引介和风靡,国家—社会分析框架成为国内社会科学领域颇为流行的一种研究范式,诸多国内学者将这一分析框架应用于有关中国社会组织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国家—社会分析框架所凸显的理论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其本质上秉承的是一种国家与社会二元分立的思维方式;其次,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一种结构分析而屏蔽了行动分析;再次,市场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在此范式中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视了。第四,国家—社会在相当多的研究中被化约或降低为政府—社会组织层次。除此之外,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在当下国内学界还存在被过分重视和消费之嫌,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理论范式的更新换代。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吸纳嵌入”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新路径——以浙江省N市H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例 [J].
林兵 ;
陈伟 .
江海学刊, 2014, (01) :107-113
[2]   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 [J].
张紧跟 .
社会, 2012, 32 (03) :198-223
[3]   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 [J].
吴建平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1) :174-198+245
[4]   利益契合: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以行业组织政策参与为案例 [J].
江华 ;
张建民 ;
周莹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3) :136-152+245
[6]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 [J].
范明林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3) :159-176+245
[7]   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J].
陈家建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2) :30-43+243
[8]   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 [J].
张钟汝 ;
范明林 ;
王拓涵 .
社会, 2009, 29 (04) :167-194+228
[9]   行政吸纳社会——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再研究 [J].
康晓光 ;
韩恒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7, (02) :116-128
[10]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J].
康晓光 ;
韩恒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73-89+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