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被引:62
作者
李培林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潜网; 企业; 企业管理; 看不见的手; 资源配置方式; 经济学家;
D O I
10.19934/j.cnki.shxyj.1994.01.007
中图分类号
F120.3 [经济发展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本文对作者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社会结构转型是既不同于市场调节也不同于国家干预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努力从规范性理论体系的框架出发为这一命题建立逻辑基础。文章认为,社会结构的一些最基本的实体要素(如家庭、企业组织、非正规制度)是一种既不同于市场也不同于政府的资源配置方式,它们的形成受各种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和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这只“手”的存在意味着要对经济学的某些既定的暗含假定和前提作出新的修订。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同时并进的过程中,认识到“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对于理解资源配置和社会变迁的实际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个人本位、家本位与生育观念 [J].
李银河 ;
陈俊杰 .
社会学研究, 1993, (02) :87-96
[2]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 [J].
李培林 .
中国社会科学, 1992, (05) :3-17
[3]  
公有制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M].陈昕主编;.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
[4]  
家庭经济分析.[M].(美)贝克尔(Becker;G.S.)著;彭松建译;.华夏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