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眼中疾病的分类及其“仪式性治疗”——以河北Y县NH村为例

被引:19
作者
杨善华
梁晨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疾病观; 仪式性治疗; 乡土伦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7.1 [医疗服务制度];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农民眼中疾病的分类和治疗与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理解有所不同,他们所处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塑造了他们的疾病观和治疗方式的选择。面对农村相对贫困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农民理性地把疾病分为可以治愈的"小病"和命定的"大病"。由于正式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而在社区情理中"治疗"比"治愈"更为重要,于是农民会向以"大仙"为代表的非正式医疗系统求助,这就形成了"仪式性治疗"。"仪式性治疗"集中体现了医疗作为社会伦理表达的意义,对家人的"治疗"的表达不仅是对家人的交待,更是对乡土社会中固有的"社区情理"的交待。由此可见,在医疗这个层面上,国家力量目前对农村社会的渗透仍然是有边界的,以正式医疗系统为其物化代表的现代医学与以非正式医疗系统与其物化代表的民间医术(包括巫医)之间的较量其实还远远没有到完结的时候。而在"仪式性治疗"背后是农民面对生活时冷峻的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189 +1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再造“病人”.[M].杨念群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M].汪晖著;.三联书店.2004,
[3]  
城乡家庭.[M].杨善华;沈崇麟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  
医学社会学.[M].(美)威廉·科克汉姆(WilliamC.Cockerham)著;杨辉;张拓红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5]  
“工具性”色彩的淡化:一种“新健康观”的生成与实践.[D].姚泽麟.北京大学.2008, 08
[7]   行为取向、行为方式与疾病——一项医学社会学的调查 [J].
王召平 ;
李汉林 .
社会学研究, 2002, (04) :6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