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滩围垦堤内植被快速次生演替特征

被引:40
作者
葛振鸣
王天厚
施文彧
赵平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2]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上海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植被群落; 次生演替; 生物量;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219
中图分类号
S718.541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崇明东滩湿地98大堤内的生态示范区由于人工排水而干涸,芦苇塘成为次生裸地,土壤条件发生变化,呈明显的旱化和盐渍化,植被群落结构呈典型的次生演替,适宜旱地的耐盐植物獐茅和碱蓬等先锋植物出现.文中分别于2003年秋季、冬季和2004年春季沿植被带对塘内各种植物的生物量、高度、密度等指标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堤内植被群落已形成明显的带状獐茅草-獐茅草/碱蓬-碱蓬/芦苇-芦苇旱生植被群落.碱蓬在裸地中2003年秋季平均生物量达到415.4 g.m-2、2004年春季为391.53 g.m-2,成为裸地的优势种,并向芦苇中扩散,生物量和高度逐渐增加,密度逐渐稳定,表现出良好的生长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677 / 16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一些理论问题 [J].
彭少麟 ;
任海 ;
张倩媚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2026-2030
[2]  
上海江湾机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 杨永川,达良俊,季昉.上海环境科学. 2003(09)
[3]  
上海江湾机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 杨永川,达良俊,季昉.上海环境科学. 2003 (09)
[4]   青海湖鸟岛盐碱地植被演替的初步研究 [J].
王顺忠 ;
陈桂琛 ;
孙菁 ;
周国英 ;
张德海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4) :550-553
[5]   松嫩平原不同生境芦苇种群分株的生物量分配与生长分析 [J].
杨允菲 ;
李建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30-34
[6]   吉林省西部地区芦苇地上部生物量季节动态的研究 [J].
鲍志娟 ;
盖平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5) :31-34
[7]   芦苇末多级利用系统的生态学效率和经济效益分析 [J].
李萍萍 ;
朱忠贵 .
生态学杂志, 2002, (01) :35-37
[8]   伽蓝菜和碱蓬耐旱耐盐机理的比较研究 [J].
邱念伟 ;
陈敏 ;
杨洪兵 ;
王宝山 .
山东科学, 2001, (01) :5-10
[9]   长江口岛屿湿地的底栖动物资源研究 [J].
袁兴中 ;
陆健健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1) :37-41
[10]   黑河流域中游水生维管植物群落及其生态特征研究 [J].
李鹏 ;
安黎哲 ;
冯虎元 ;
王根绪 ;
程国栋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3) :44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