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建

被引:21
作者
李有亮
机构
[1] 上海政法学院新闻传播与中文系
关键词
大学精神; 价值目标; 功能; 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大学精神是大学各个共同体之间共有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它是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功能。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艰难的整体转型阶段,高校里同时运行着多种目标、结构、功能完全不同的机制,行政化、企业化的办学模式成为中国大学的普遍特征,属于大学的共性价值目标严重淡化或模糊,导致大学精神的严重缺失。而大学精神的重建,是一项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工程,需要从院校历史、现代管理、校风培育、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做出持续的努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甘阳; 陈来; 苏力; 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  
大学人文读本.[M].夏中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城市牛哞.[M].徐无鬼著;.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
[4]  
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刘献君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5]  
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蔡元培著;高平叔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  
士与中国文化.[M].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  
高等教育哲学.[M].(美)布鲁贝克著;郑继伟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8]  
动机与人格.[M].马斯洛(Maslow;A.H.)著;许金声;程朝翔译;.华夏出版社.1987,
[9]   为了完美的人格——蔡元培与洪堡德教育思想的比较分析 [J].
庄西真 .
外国教育研究, 2004, (04) :1-5
[10]   对历史的一种温情与敬意 [J].
郭晓东 .
读书, 2003, (10)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