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乡村病”的科学内涵、形成机制及调控策略

被引:103
作者
郑小玉 [1 ,2 ,3 ,4 ]
刘彦随 [1 ,3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4]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乡村病; 城镇化; 乡村振兴; 形成机制; 调控策略;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2.013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乡村病"是指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乡村发展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乡村发展系统与周围环境互动失衡导致乡村发展系统失去了自适应、自调节能力而导致乡村发展受阻甚至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现象。"乡村病"的成因包括乡村资源禀赋及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制度与政策因素、技术因素等。"乡村病"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以及由其扰动形成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产生,其产生根源在于城乡二元体制以及"重城轻乡"政策等所构成的制度与政策约束。最后,从制度与政策创新、城镇化与乡村化协调均衡发展、村镇建设新格局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乡村病"的调控策略,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认识和理论研究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城乡一体化导向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J].
董玥玥 .
农业经济, 2016, (05) :15-16
[2]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病”——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J].
段学慧 .
经济学动态, 2015, (09) :92-97
[3]   中国地级市尺度城乡等值化发展的分异规律(英文) [J].
刘彦随 ;
陈聪 ;
李裕瑞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 25 (09) :1075-1088
[4]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J].
刘彦随 ;
周扬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 32 (02) :97-105
[5]   集体经济村庄 [J].
王景新 ;
彭海红 ;
老田 ;
潘毅 ;
龚云 ;
马翀炜 ;
张银锋 ;
刘民权 ;
罗必良 ;
张小军 ;
曹锦清 ;
严海蓉 ;
徐俊忠 ;
麻国庆 ;
何明 ;
卢晖临 .
开放时代, 2015, (01) :11-73
[6]   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J].
刘彦随 ;
陈聪 ;
李玉恒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 (06) :1-6
[7]   中国“城市病”的测度指标体系及其实证分析 [J].
石忆邵 .
经济地理, 2014, 34 (10) :1-6
[8]   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新近进展 [J].
龙花楼 ;
刘彦随 ;
张小林 ;
乔家君 .
地理学报, 2014, 69 (08) :1145-1158
[9]   村社空心化的形成及其治理逻辑——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 [J].
武小龙 ;
刘祖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4) :108-113
[10]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 [J].
姚士谋 ;
张平宇 ;
余成 ;
李广宇 ;
王成新 .
地理科学, 2014, 34 (06) :64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