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典型宽浅渠道糙率系数研究

被引:24
|
作者
马吉明
史哲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关键词
水力学; 南水北调; 中线方案; 典型渠段; 糙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31 [水力理论、计算、实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平均水力坡降只有0.078‰,所以正确估算输水渠道的水力损失非常重要。中线输水渠道的流态主要位于紊流过渡区,且接近粗糙区,其水力半径R=4~5m。国内缺乏如此大水力半径的渠道糙率n值的观测资料,模型试验又将面临水流非粗糙区的相似率问题。本文按粗糙区设计模型,近似推求中线干渠的n值及其变化规律,近似构造出过渡区的n值计算关系,并与已有公式比较,说明其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糙率综合论证
    王光谦
    黄跃飞
    魏加华
    吴保生
    [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6, (01) : 8 - 14
  • [2] 浆体与粒状物料输送水力学[M].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费祥俊著, 1994
  • [3] 美国陆军工程团水力设计准则[M]. - 水利出版社 , 王诘昭等 译,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