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基于Markov模型的长沙市和泉州市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及对比研究
被引:14
|作者:

雷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全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欧阳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白一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谢金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机构:
[1]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2] 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来源: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美国农业部;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Markov模型;
区域比较;
长沙市;
泉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索中国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典型代表城市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特征和未来演变趋势,采用地理比较分析方法,基于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和Markov模型对长沙市和泉州市未来土地利用进行模拟预测,结合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析1990—2020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异同,试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995—2020年期间,长沙市数量结构变化较泉州市更为稳定,耕地和建设用地所占比例结构变化具有较大差异性;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的对比研究表明,两市综合程度指数均呈现一定增长,且泉州市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变化趋势较长沙市更为显著,其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均大于长沙市。研究结果可为两市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并将有利于我国东南沿海和中部城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预测及其驱动力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2) : 142 - 146肖志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所 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所王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所 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所全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所姜良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所 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所王昭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所 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所雷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所 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所
- [2] 厦门市三个产业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J]. 生态学报, 2011, 31 (14) : 3863 - 387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方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马克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3] 基于异速增长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分析——以湘潭市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 , 2010, (05) : 40 - 44+50王昭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潘爱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肖志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黄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王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湖南科技大学 不详 不详陶建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全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 [4]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响应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 2010, (05) : 167 - 171潘爱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全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不详王昭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不详
- [5]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J].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 1411 - 1420刘纪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增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徐新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匡文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周万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树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仁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颜长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东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江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6]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德化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预测[J].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9, 21 (03) : 26 - 28+31朱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韦素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7] 海湾型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09, 29 (03) : 342 - 346陈松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诗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8] 海湾型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3) : 26 - 3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 集美大学理学院
- [9] 中国西部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比分析[J]. 地理研究, 2006, (01) : 79 - 86+185何书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秀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邓祥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罗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10] 典型港口城市泉州市和高雄市土地利用比较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 2005, (04) : 70 - 7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董玉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陈松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