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9
作者
袁洪泉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实证分析; 政策建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的角度,从“向城力”和“向乡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应用计量经济的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量化,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消除制度因素的阻滞、鼓励农村私营企业发展、扩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提高农民收入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7+52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 [J].
周天勇 .
经济研究, 2001, (03) :75-82
[2]   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J].
陈吉元 ;
胡必亮 .
经济研究, 1994, (04) :14-22
[3]   “开流断源”:寻求充分就业的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理论与模型 [J].
何景熙 .
人口与经济, 2001, (02) :3-12+37
[4]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中国绿色GDP综合指数 [J].
朱勇华 ;
张庆丰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32-37
[5]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2004
[6]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 [J].
王丹 ;
夏爱萍 .
商场现代化, 2005, (05) :182-182
[7]  
中国市场化指数[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樊纲,王小鲁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