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

被引:21
作者
周蕾 [1 ]
王冲 [2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生态环境; 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区域经济; 城乡统筹; 产业关联效应; 协调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旅游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均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学术界关注的新热点。借鉴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旅游产业系统、新型城镇化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三者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2014年全国31个省份发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2014年全国31个省份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均值为0.3104),正处于颉颃磨合、轻度耦合失调向耦合协调发展的过渡阶段。(2)东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且全国31个省份耦合协调度可划分为3个等级,8种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9+141 +1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与优化探讨 [J].
张荣天 ;
焦华富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 (07) :12-17
[2]   现代信息服务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广东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J].
丁玲华 ;
张倩男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 27 (02) :79-84+100
[3]   福建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J].
郑伟民 ;
袁外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3 (01) :95-100
[4]   中国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J].
王恩旭 ;
吴燕 ;
谷云华 .
旅游论坛, 2015, 8 (01) :7-12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 [J].
高坊洪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 27 (06) :1-2+13
[7]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评价模型 [J].
张春燕 .
统计与决策, 2014, (14) :28-31
[8]   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耦合研究——以吉林省抚松县为例 [J].
庞笑笑 ;
王荣成 ;
王文刚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 (03) :130-134
[9]   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J].
杨主泉 ;
张志明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 29 (03) :262-268
[10]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J].
罗能生 ;
李佳佳 ;
罗富政 .
湖湘论坛, 2014, 27 (01) :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