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在罗蒂政治哲学中的三副面孔

被引:3
作者
郑维伟 [1 ,2 ]
机构
[1] 天津市委党校
[2] 天津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关键词
反讽; 反基础主义; 公私领域; 去圣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91 [世界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摘要
反讽在罗蒂政治哲学中呈现出三副面孔,即反基础主义、私人游戏以及哲学家的去圣化和知识分子的政治化。反基础主义意味着否定了哲学证成政治的可能性,否定了理性主义证成自由主义的可能性。私人游戏是说哲学家只能在私人领域从事创造性发明,而不能僭越。这两层含义的必然结果是使哲学成为私人事务,使哲学家走下社会立法者的神坛。而反讽作为知识分子的公共德行必然要求他们在公共领域不断揭示社会无所不在的残酷,提供社会希望。哲学家若想在公共领域发言,必须改变身份特征成为知识分子,而且要注意公共修辞。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5+193 +193-19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为无政府主义申辩.[M].(美)罗伯特·沃尔夫(RobertPaulWolff)著;毛兴贵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  
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M].徐英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论反讽概念.[M].(丹)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著;汤晨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
[5]  
偶然、反讽与团结.[M].(美)理查德·罗蒂(RichardRorty)著;徐文瑞译;.商务印书馆.2003,
[6]  
自由论.[M].(英)以赛亚·伯林(IsaiahBerlin)著;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
[7]  
走向绝望的深渊.[M].王齐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  
法哲学原理.[M].(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9]  
Mill's Liberalism and Liberalism's Posterity.[J].John Gray.The Journal of Ethics.2000, 1
[10]   Democracy without foundations [J].
Putnam, RA .
ETHICS, 2000, 110 (02) :38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