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与博弈:互联网监控的权力关系解构

被引:7
作者
师索 [1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2]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互联网监控; 逻辑构造; 博弈; 隐私权; 利益顺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基于互联网运行结构形成的监控体系在逻辑构造上由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构成。两种逻辑进路围绕政治逻辑形成了国家、商业组织与社会个体三方参与的权力关系。由于各方利益主张不同,权力关系时刻处于博弈之中。作为监控者,国家与商业组织会在绝大多数情境中采取合作策略,而在利益严重冲突时则转变为对抗策略。无论监控者之间采取何种策略,均将使作为被监控者的社会个体利益遭受损害,加剧了权力结构的不稳定性。国家为调和利益冲突,通过立法程序来确定各方在监控关系中的利益顺位。由于立法程序也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社会个体利益始终放在末尾,这种权力关系还将长期处于博弈状态中。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监视理论的阐释:历史与批判视角 [J].
戴维莱恩 ;
刘建军 .
政法论丛, 2012, (01) :74-85
[2]  
英国网络监控无孔不入.[N].黄培昭;.人民日报.2014,
[3]  
美政府网络监控内外受窘.[N].吴刚;廖政军;.人民日报.2014,
[4]  
互联网的误读.[M].柯兰;芬顿;弗里德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  
社会控制.[M].(美) 克里斯 (Chriss;J.) ;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6]  
大数据时代.[M].迈耶-舍恩伯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7]  
现代性的后果.[M].(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8]  
民族—国家与暴力.[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1998,